信阳市供销社十二五期间规划研究
发布时间:2010-03-29 09:18:51 来源:信阳供销网
信阳市供销社
十二五期间规划研究
近年来,我市供销社系统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社的领导下,通过领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升为农服务水平,通过打造农资、烟花爆竹、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购销、再生资源等五大网络提升经营质量,通过企业改革改制、资产开发、资源整合、联合发展提升自身实力,通过营造维护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积极参与全市经济建设和相关中心工作,提升社会形象,全市供销合作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和服务试验区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去年年底,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供销社改革发展问题,正式出台国发[2009]40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肯定了供销社在农村工作中的贡献,明确了供销社发展目标、部署了工作任务、营造了政策氛围,要求供销社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合作制基本原则,努力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成为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要求供销社加快构建运转高效、功能完备、城乡并举、工贸并重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供销合作事业新局面。根据国发4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供销社实际,我们初步制定了十二五期间供销社发展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国发40号文件精神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社的总体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创新、市场取向、为农服务,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引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在农村现代流通中发挥主导作用,在农民经济合作中发挥带动作用,在农村社会化服务中发挥骨干作用,切实改善民生,保持和谐稳定,努力推进我市供销合作事业实现新发展,为加快我市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和打造魅力信阳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总体目标
经过五年努力,基层供销社和社有企业改革改造全部到位;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重大进展;联合社职能转变取得实质成效;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市供销社经济控制力、影响力显著增强,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体现;供销社直属企业普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社有资产的营运、管理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经济效益保持全省同行业先进水平;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合作经济新模式、新框架。其中:
1、由市县(区)两级供销合作社、基层供销合作社、村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村站组织(村级综合服务站、农家店、农村超市)组成的新型供销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基本形成,力求达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整体发展,覆盖全市,到2015年底实现合作经济组织或服务网点“村村通”。
2、以农业生产资料、烟花爆竹、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连锁经营为重点的“新网工程”建设基本完成,达到网络顺畅,功能齐全,制度先进,管理规范,开拓市场,服务当地,连结城乡,沟通内外,效益可观。
3、供销合作社的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基本确立,经营能力和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经营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在信阳市范围内知名企业和利税大户达到6家,其中固始、平桥、商城各一家,市直公司3家。
4、争取党政支持,主动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要把这一工作当着一项事业来抓,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合作经济组织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形成有利于供销合作社可持续发展和真正体现农民合作经济性质的体制、机制,打响服务“三农”的品牌,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在促进具有信阳当地特色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发展方面要有新的突破,在增加农户购销和纯收入方面要有更好的体现。
5、全面完成基层社的改造任务,使基层供销社真正成为服务“三农”的前沿阵地,成为农资、日用消费品和农副产品经营网络运转的重要载体,成为精干、高效、服务功能完善,资产运营安全,开放程度较高,农民信赖的合作经济服务组织。
三、具体指标
到2015年,全系统销售总额达到100亿元,实现利润和上交国家税费1亿元,年均递增10%以上。规范发展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200个(其中茶产业专业合作社50个以上),村级综合服务社2000个,农村专业经济协会100 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500个;发展农村超市、连锁店6000个,基本实现村村有网点目标;基层供销社经营网点全部改造完毕。
培育农业生产资料、烟花爆竹、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农副产品、房地产等大型连锁龙头企业各1-2家,建立各类配送中心30个以上,其中市县级大型配送中心4-5个。新发展各类连锁经营门店1200家,总营业面积20万平方米。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实现突破性进展,招商引资累计完成五亿元以上,建成一批立社强社项目,每个县社建成一个在县域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项目。
四、今后五年的主要工作
(一)大力发展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强力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在繁荣农村市场上有所作为
利用五年时间,在全系统构建完善农资、烟花爆竹、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五大营销网络体系,全面提升供销社在农村市场上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通过调整资产结构、拓宽服务领域、建立利益连接机制,构建既立足企业实际又较为统一的网络与产权、组织与机构、经营与管理模式,力争尽快在我市建立起农民用得上、信得过、靠得住的为农服务载体。经过努力,县级供销社要建成烟花爆竹、日用消费品、农资三大商品配送中心和再生资源集散中心;每个基层供销社要建成一个不低于300平方米的超市;综合服务站所经营的商品均达到1000种以上。
(二)突出重点,着力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发挥带动农户发展生产、助农增收的作用
通过改革、重组、引进、联合和开拓经营,在骨干行业中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发展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型、商贸流通型、市场带动型的龙头企业,并争创精品、名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对现有的龙头企业要精心培育,做大做强,真正发挥其在促进农业区域布局、农产品结构、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村就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积极作用。积极争取“新合作”项目,迅速落实措施,力争尽快论证立项上马实施。以“新合作”为龙头形成农资经营和日用消费品经营网络;通过兼并重组业务拓展,以白云建材大市场为龙头形成建材经营网络,以果品市场为龙头形成水果连锁经营网络,以瑞泰安烟花爆竹公司为龙头形成烟花爆竹经营网络;发挥品牌效应,以龙潭大酒店为龙头带动宾馆服务业发展,以三丰建设为龙头促进房地产和建筑业发展。
(三)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助农增收富民强社
全系统要充分利用原有的网络优势,急政府所急,尽供销社所能,办农民之事,紧紧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大力兴办、领办各类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必须坚持质量效益并重原则,“一抓质量,二抓实效,三抓规范,四抓带动提高”,突出做好茶叶专业合作社的领办、新建工作,各产茶县(区)社五年内新领办茶叶专业合作社要在六个以上,带动茶农1000户以上。要重点围绕农副土特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发展新的行业协会,引领专业协会逐步走向规范化、规模化、现代化,为农村商品流通提供一个更高层次、更广阔的公共服务平台。全系统要植根农村,切实践行服务三农的办社宗旨,在服务中与农民连心,在经营中与农民连利,在为三农服务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自身的发展。
(四)积极促进市场体系建设,为农民进市场提供桥梁和载体
结合全市市场体系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在农副产品集散地和农村集镇建设一批农产品市场、在县以上的中心城市建立大中型农副产品配送中心和专业市场、综合批发市场,不断完善功能,扩大规模,增强辐射能力,切实解决好有场无市和有市无场的问题,逐步形成以市县批发市场为骨干、大中城市批发市场为中心、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合理配置,具有供销合作社特色的市场流通体制。
大力推进规模型市场建设和中小型批发市场,产地市场与销地市场相结合,多层次的市、县、乡三级市场经营网络的形成。通过加强与农产品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协会的联系,广泛提供信息、科技、加工、销售等服务,推动农产品种优良化,种植规模化、商品标准化,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并通过完善市场检测机制,保证农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推动绿色、无公害农业发展。
(五)进一步深化体制创新,完成社属企业改革重任
全面推行以社属企业改制和基层社改造为主要内容的改革,积极探索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改制方式,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体制。以产权为纽带,构筑全资、控股、参股、合作的组织框架;以主要商品经营和培育骨干企业为重点,以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为手段,建立社有资产进退机制;以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为标志,构筑有效的监督制衡机制。通过体制创新和机制改革,使之更好地集中精力抓好系统自身建设和为“三农”服务,努力建设成既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又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进而成为农村现代流通的重要渠道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力量。
面向社会,实行全方位开放办社,通过组织开放,广泛吸收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和城乡合作经济组织加入联合社,或为其提供服务。通过产权开放,鼓励社有企业以资产为纽带,以品牌效应、占领市场、扩大购销、实现双赢为切入点,与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联合与合作。通过人才放开,广泛吸收优秀经营人才,招贤纳士,实行能人办社。通过经营放开,拓宽供销社的服务领域,使供销合作社成为全方位开放,为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公众服务,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合作经济组织。
(六)抢抓机遇,下大气力抓好项目建设,提高供销社核心竞争力
通过大力实施开放带动和投资拉动战略,广泛引入社外其他经济组织的先进管理经验、吸收社外先进技术和资金,争取立、上更多的能够带动一方经济发展、振兴供销社事业的产业化项目。要把项目建设当作实现“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工程和主攻目标来抓,引起各级社各企业的高度重视,争分夺秒,千方百计,抢抓机遇。要以夯实基础为目标、以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和商贸流通项目为重点,真正在全系统形成“项目兴社”的浓厚氛围和工作合力。利用五年的时间,全面增强壮大系统实力,建成一批有带动力的项目,其中包括以市农资公司农资配送中心项目、市棉麻公司仓储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市白云建材大市场项目为代表的商贸流通项目,以淮滨新里红薯加工项目为代表的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等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经济效益显著的项目,力争打造出供销社的效益支柱企业。
(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针对性的实施基层社改造,夯实供销社发展基础
基层供销社是供销社服务三农,沟通城乡物质、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必须彻底改变供销社基础差、功能弱、面貌旧的落后面貌,重新塑造起供销社在最广大农民群众中的形象,争取利用五年的时间全面完成对全市基层社的改造任务,切实提高为农服务的实力。
一是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加快供销社基础设施改造与建设步伐。采取职工集资、社会引资、资产开发、置换等多种办法,利用多种途径来实现对基层门店和设施的改造与整合。在改造中,要立足于实际,大胆打破原有的服务网络建制,按照经济区合理配置服务设施,提高服务实效。
二是通过兴办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改造基层社,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社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努力做到创办一个专业社,搞活一个基层社,服务一方农民,发展一方经济。
三是加快调整基层社布局。对于包袱沉重,但尚存部分优质资产的基层社进行“剥离”改造,组建中心社;对已失去存在价值,名存实亡的基层社可采取承包经营、兼并重组、拍卖等形式进行处置;对资不抵债,管理混乱和背离合作社原则的基层社,按照合作社章程有关规定予以破产。同时,积极吸纳那些承认供销合作社章程,遵守合作制原则的合作经济组织及其它涉农经济组织共同组建新的基层供销社。
二0一0年一月十八日